401(k)引入加密资产:养老金投资新纪元开启

加密资产纳入401(k)计划:养老金投资的新纪元

2025年8月7日,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政令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为401(k)退休储蓄计划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这一决策不仅允许养老金投资私募股权和房地产,更首次将加密资产纳入其中,标志着养老金投资策略的重大转变。

此举对加密货币市场意义重大,不仅为其提供了国家层面的认可,更释放了推动加密市场走向成熟的积极信号。同时,这一政策也为养老金投资带来了多元化和潜在的高回报机会,尽管伴随着较高的波动性和风险。

回顾401(k)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关键转折点与大萧条时期的养老金改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时,允许养老金投资股票的决定同样引发了巨大争议,但最终推动了养老金体系的现代化。

大萧条前的养老金体系

20世纪初期,美国的养老金体系主要采用固定收益计划。雇主承诺为退休员工提供稳定的月度养老金,这种模式源于19世纪末的工业化进程,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当时的养老金投资策略极为保守,主要受"法律清单"法规的限制,投资范围局限于政府债券、优质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等低风险资产。这种保守策略在经济繁荣期运行良好,但也限制了潜在的投资回报。

大萧条的冲击与养老金危机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灾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崩溃。虽然养老金基金当时几乎不涉足股票投资,但危机仍通过间接途径对其造成了严重打击。大量企业倒闭导致养老金承诺无法兑现,引发了公众对雇主和政府养老金管理能力的质疑。

1935年,《社会保障法》应运而生,建立了全国性的养老金体系。然而,私营和公共养老金仍主要由地方管理。监管者强调养老金应避免投资股票等被视为"赌博"的高风险资产。

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债券收益率开始下降,这为后续的投资策略变革埋下了伏笔。

后大萧条时期的投资转向与争议

二战后期至50年代,养老金投资策略开始缓慢转变,从保守的债券投资逐步向包括股票在内的权益资产拓展。这一转变过程充满争议和挑战。

战后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问题。市政债券市场停滞,收益率降至历史低点,无法满足养老金的担保回报需求。公共养老金面临"赤字支付"压力,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

私人信托基金开始采用"谨慎人规则",允许在整体投资策略谨慎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投资,以追求更高回报。这一规则逐步影响到公共养老金的投资策略。

1950年,纽约州率先允许养老金投资高达35%的权益资产。其他州纷纷效仿,如北卡罗来纳州在1961年允许10%的股票配置,并在1964年将比例提高到15%。

这一改变引发了激烈争议。反对者担心股票投资会重蹈1929年股灾的覆辙,将退休资金置于市场波动的风险之中。为缓解争议,投资比例被严格限制在10-20%之间,并优先投资"蓝筹股"。

后续发展与制度化

到1960年,公共养老金非政府证券的投资占比已超过40%。1974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的出台,将谨慎投资者标准正式应用于公共养老金。尽管初期存在争议,股票投资最终被广泛接受。

然而,这种投资策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养老金遭受重创,再次引发了类似的辩论。

当前形势分析

401(k)引入加密资产的决策与早期引入股票投资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涉及从保守投资向高风险资产的转变。显然,加密资产目前的波动性更高,成熟度较低,这可以视为一种更为激进的养老金改革。

这一决策释放出重要信号:加密资产的推广、监管和教育将进入新阶段,以提高公众对这类新兴资产的接受度和风险意识。

从市场角度来看,股票纳入养老金计划曾在美股长期牛市中受益。加密资产若要复制这一成功,也需要建立稳定向上的市场趋势。同时,由于401(k)资金具有长期锁定性质,养老金购买加密资产相当于一种"囤币"行为,可视为另一种形式的"加密资产战略储备"。

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这一决策对加密货币市场都是重大利好。

TRUMP-2.2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主网延期通知书vip
· 08-16 18:26
据数据显示,距离特朗普上次承诺改革已经过去2539天,这次终于学会画饼带实施时间了?
回复0
薅毛自由职业者vip
· 08-14 08:59
细想一下 风险可控吗
回复0
MetaMask受害者vip
· 08-13 20:46
又割一茬韭菜
回复0
倒霉的矿工vip
· 08-13 20:37
割韭菜的又有新路子了
回复0
韭当割就跑vip
· 08-13 20:32
特朗普yyds,干得漂亮
回复0
烧钱如风vip
· 08-13 20:25
养老又有新韭菜进场 牛市稳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