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区块链实验室成立 布局智慧城市多领域应用

robot
摘要生成中

区块链技术在雄安新区的应用与发展

近期,区块链领域迎来了几项重大进展。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进取得新突破,多家大型银行开始内测数字货币应用。与此同时,国家级区块链服务网络BSN也即将启动。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背后,是政府和企业长期以来在多个领域进行的试点和准备工作。无论是法定数字货币还是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平台,都在雄安新区进行了实践探索。

2020年3月底,雄安新区区块链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当地将进一步系统化、组织化地深化区块链研究与应用。事实上,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雄安在区块链领域已经进行了诸多探索:

  • 2017年上线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
  • 2017年底建设金融科技实验室
  • 2018年初上线区块链租房应用平台
  • 2018年4月"千年秀林"项目为每棵树建立区块链"身份证"
  • 截至2019年10月,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累计为11万人次按时发放工资
  • 2019年11月宣布将上线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底层基础平台
  • 2019年11月实现全国首例"区块链+订单融资",授信400万元人民币

毫无疑问,在中国政府主导的区块链产业布局中,雄安在政策支持力度、应用场景丰富度以及机构参与规格等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新成立的区块链实验室将成为观察雄安区块链发展的重要窗口。实验室副主任李军近日接受了采访,分享了对雄安区块链发展目标和重点探索领域的看法。

李军表示,实验室成立的初衷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服务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与运用理念。二是为智慧城市领域的区块链创新提供抓手和牵头作用,整合雄安现有的区块链应用。未来实验室如果发展壮大,还将向外输出知识和技术能力。

在参与机构方面,已有两类企业加入:一是承担雄安多项建设任务的大型国企和央企,如中国电科集团和电信运营商;二是四大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此外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李军表示,实验室还将向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开放,相关准入机制正在制定中。

实验室将重点探索以下几个方向:

  1. 研发面向智慧城市的开源区块链技术
  2. 将区块链打造成基础设施,实现多应用共享
  3. 研究运营机制、市场准则等理论性内容

李军强调,实验室的区块链技术研发将采用开源形式,以证明真正使用了区块链的核心理念。

在标准研究与测评认证方面,实验室将制定围绕雄安建设所需的地方性标准和规范。未来有望将其拓展为国家级甚至国际级标准。实验室还将与相关机构合作,研究如何在智慧城市各细分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

实验室将打造开放式创新环境,欢迎各方人才前来交流合作。除了常驻研发和行政人员外,还将吸纳带项目或团队入驻的人才。部分高水平人才可获得经费支持,门槛相对较高。

李军表示,目前国内达到自主可控要求的区块链底层平台较少,特别是面向智慧城市的平台更少。雄安将打造一套自主可控的基础设施平台,并兼容其他优秀的区块链平台。

对于区块链应用落地,李军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但具体落地规模和程度还难以预测。他指出,很多所谓的区块链应用实际上只是"披着区块链皮"的普通信息化系统。

雄安已有的区块链应用将被整合成体系,围绕数字智能城市的总体方向有序落地。应用场景包括社会治理、民生服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绿色积分、供应链管理、贸易金融、数据共享等十几个领域、二十多个场景。

李军认为,虽然区块链没有被直接列入新基建,但它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紧密融合,必将受益于新基建而得到快速发展。他表示,如果雄安的区块链试点取得成功,未来区块链有望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长线梦想家vip
· 08-14 16:38
雄安又挖新坑了,三年后说不定我们都在这挖矿呢~
回复0
MetaNomadvip
· 08-13 06:48
又割韭菜呗
回复0
NFT_Therapyvip
· 08-13 05:16
挺快啊 上链进度
回复0
Wallet_Whisperervip
· 08-13 02:29
雄安是真心冲了 地位稳了
回复0
割肉艺术家vip
· 08-13 02:26
又是炒概念的节奏?
回复0
数据酒保vip
· 08-13 02:21
新区这波链圈要起飞了
回复0
WenMoon42vip
· 08-13 02:20
终于等到雄安开大了
回复0
LiquidityWitchervip
· 08-13 02:04
终于有点搞头了嗷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