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机构转向以太坊质押 成为链上生态大矿工
以太坊储备战略新趋势:机构参与者转变为"大矿工"
随着比特币市场逐渐成熟,一些早期入场的机构已经牢牢占据了话语权,新加入的机构难以复制他们的成功模式和资本回报。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以太坊。与单纯追求资产增值不同,以太坊为机构提供了另一种参与方式:通过质押不仅可以获得稳定可持续的链上收益,还能让这些机构质押者以"矿工"的身份深度参与生态建设,同时推动整个质押领域向更加合规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机构布局以太坊:从资产储备到质押"大矿工"
比特币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背后的推动力已从散户转向机构的共同努力。现货ETF的获批为华尔街提供了合规入场的渠道,而一些上市公司将比特币列为财务储备资产后实现了账面资产的大幅增值,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并提升了比特币作为资产配置选择的可信度,进而吸引更多机构效仿入场。
然而,比特币的储备故事已经趋于成熟。早期入场者拥有先发优势、话语权和资金优势,其模式已难以被复制,这使得后来者很难通过配置比特币实现类似的品牌溢价和市场认同。对大多数入场的传统机构而言,配置比特币更像是一种资产的多元化配置,而非增长战略。
新的增长点和战略机会正逐渐向以太坊转移,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实施以太坊储备策略。但在储备逻辑上,比特币和以太坊走了不同的路线。
在比特币网络中,新产出的比特币通过挖矿奖励直接发放给矿工。从持币比例的角度来看,如果机构不是矿工,就必须不断买入比特币才能维持相对持仓比例不被稀释。而在以太坊网络中,自从转向PoS共识机制后,只要质押ETH并参与网络验证,就可以获得新增ETH作为奖励。对机构来说,通过质押ETH可以对冲因新增ETH带来的稀释风险。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已有3580万枚ETH被质押,质押者的年化收益率为2.8%,而非质押者则面临约1.4%的年化销毁率。
这意味着,相比于购买比特币后等待增值,以太坊的储备机构可以通过参与网络获利。多家上市机构已经率先行动,开启了以太坊战略储备尝试并初见成效,其中一些机构更是从比特币转向以太坊进行战略储备转型。对于这些机构而言,ETH不仅是账面资产,更是参与生态的生产性资产,也是他们成为机构"矿工"的通道。
以太坊的销毁机制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逻辑。当网络活跃度高时,销毁的ETH数量增加。如果销毁的ETH超过新发行的ETH,网络将进入通缩状态。这不仅增强了ETH的稀缺性,也提升了质押者和验证者的实际收益,包括MEV和手续费收入,强化了ETH的资产内在价值。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机构涌入并参与以太坊质押市场,他们将不再只是市场的资金提供者,更将担任大矿工的角色。
目前,以太坊的战略储备布局仍处于早期阶段,对想要打造财务话语权的公司而言,ETH仍是一场尚未被垄断的公平竞赛。
以太坊质押迈入机构时代,质押领域迎来新机遇
随着以太坊市场日益机构化,质押市场也将从加密原生转向机构驱动,并走向合规化和规模化的新阶段。
除了一些机构通过自由储备资产积极参与质押外,ETF发行商也在加速推进布局。近几个月来,多家以太坊现货ETF发行商均向监管机构提交了添加质押功能的申请。
一旦这些ETF机构流动性大量涌入,将进一步扩大以太坊质押领域的市场规模。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以太坊上的流动性质押领域的总锁仓价值(TVL)达516.2亿美元,接近历史新高,较4月低点上涨了142.5%。
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太坊的币股企业还有两个特别的融资便利,除了将质押收益作为现金流可支持付息融资,还可通过质押收益和链上DeFi运作,作为估值模型的另一个维度,比纯NAV模型可能有更大溢价。例如,目前有机构计划与合作伙伴合作,将ETH储备投入借贷、流动性提供和再质押等DeFi基础业务中;也有机构利用DeFi平台进行借贷等。这意味着,质押和其他DeFi领域可能迎来价值重估。
尽管机构态度逐渐转为积极,但也对协议的安全、合规以及流动性管理能力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目前,多个机构有着明确的质押合作方选择标准,比如在质押申请文件中选择特定平台作为合作方,展现出对其合规能力和技术可靠性的要求;也有机构采用多元合作方式,通过多个服务商进行质押业务。这类策略表明,机构在部署质押业务时更加重视风险分散与服务商能力,可能导致中小节点的质押协议进一步边缘化。
目前,以太坊流动性质押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截至2025年7月18日,整个流动性质押领域TVL达到516.2亿美元,接近历史新高。其中,某协议占据主导地位,TVL超过331.8亿美元,市场份额超过60%,遥遥领先于其他协议。其他一些协议形成第二梯队,TVL均在10亿美元级别。其余项目的TVL多处于数千万美元甚至更低的水平。除此之外,以太坊质押项目还包括一些覆盖再质押、基础设施和LSTfi等细分领域的协议。
从各路机构加速入场到ETF发行商持续推进,以太坊的市场情绪已被点燃,但储备叙事能否持续支撑质押市场的持续发展,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