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財富的關係,比財富本身更爲重要。



財富的定義,應該是多元的,絕對不僅僅是你口袋裏的錢,你銀行卡裏的數字。

你擁有的人脈=財富
你的經驗=財富
你的能力=財富
你的時間=財富

你花掉的錢=你享受了的財富
你虧掉的錢=你獲得的體驗和教訓

你看待錢的視角、態度=對財富的感受

二分法:顯性財富 vs 隱性財富
錢/車子/房子=顯性財富
能力/經驗/人脈=隱性財富

二分法:主觀財富 vs 客觀財富
有錢但是依舊稀缺,不滿足=主觀窮人+客觀富人
內心富足,實際財產並不那麼多=主觀富人+客觀中產

一個只有錢,沒有失去錢的體驗,沒有花錢的快樂,我覺得它的財富體感是缺失的不完整的。更像是一個守財奴。

一個真正的富人,應該是涵蓋錢的流動的集合。賺過大錢,花過大錢,虧過大錢,這樣它對財富的感知,才會更立體,更貼近真相。

拿賈躍亭來說,別看現在一屁股帳,但是人家真的是曾經滄海的人,人家的財富能量,心理格局,可比很多億萬富翁強多了。

就像貴族氣質一樣,虧錢花錢的經歷,其實也是喂養或者塑造一個人財氣的必經之路,不然就真的只是一個摳搜的“有錢人”。

我們對於錢的真正理解和洞察,不能只是經由賺錢去獲取這份知識;更要通過花錢,甚至虧錢才能夠真正擊穿。

每次想到這裏,我對於自己虧過幾百萬,幾千萬,上億的經歷,就迅速轉化爲了自己的獨特優勢——一個經歷過幾千萬/上億虧損的人,對於錢的理解,多少會深刻一些。以及,心理韌性,彈性,顯然也要高於常人。

畢竟,這可不是誰能都體驗的,用具身認知那套理論來解讀,這叫做非認知性技巧,如果你不是當事人,你就無法明白。

就好比,你從未見過冰塊,再怎麼給你解釋,你也是一臉懵逼的樣子。

賺過數千萬的人,肯定比只賺了幾百萬的人對財富的心理容量和看法要大(邏輯上,體感上)

賺過數千萬,也虧過數千萬的人,肯定比只賺了數千萬的人,對於錢的感知厚度要深(邏輯上,體感上)

賺過數千萬,虧過數千萬,又賺過數千萬的人,肯定是更豐滿的那一位。

衡量一個人財富的總和,不要只是看當前的財富數字,還要看它過往的財富經驗,要把長期可能性和過去優勢也納入考核指標當中。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