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LayerZero安全性探討:跨鏈協議的挑戰與未來
跨鏈協議安全性探討:以LayerZero爲例
在Web3領域,跨鏈協議的安全性問題日益凸顯。近年來,跨鏈協議造成的損失位居各類安全事件之首,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以太坊擴容方案。然而,大衆對這些協議的安全等級認知仍然不足。
某些跨鏈協議採用了簡化的架構設計,例如使用Relayer執行Chain A和Chain B之間的通信,並由Oracle進行監督。這種設計確實帶來了"快速跨鏈"的用戶體驗,但也存在潛在風險。
主要問題包括:
某些協議雖然允許多方運行中繼器,但這種permissionless的設計並不等同於真正的去中心化。增加受信主體的數量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反而可能引發新的隱患。
例如,如果項目允許修改配置節點,攻擊者可能替換爲自己的節點,從而僞造消息。這種情況下,使用該協議的項目可能面臨嚴重的安全風險,尤其在復雜場景中更爲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自稱爲"基礎設施"的項目實際上更像是中間件。真正的基礎設施應該爲所有生態項目提供一致的安全性,而不是將責任推給外部應用。
一些安全團隊已經指出了某些跨鏈協議的潛在漏洞。例如,存在允許發送欺詐性消息或在消息簽署後進行修改的風險,這些都可能導致用戶資金被盜。
回顧比特幣白皮書,我們可以看到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是加密貨幣的核心理念。真正的去中心化跨鏈協議應該遵循這些原則,避免依賴可信第三方。
然而,一些項目雖然宣稱自己是去中心化的,但實際上仍然依賴於特定角色不會合謀作惡,或要求用戶信任應用開發者。這種設計與"中本聰共識"相悖,難以稱得上真正的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
未來,跨鏈協議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安全。只有具備足夠的抗攻擊能力,才能在Web3生態中長久發展。一些創新技術,如零知識證明,可能爲提升跨鏈協議的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